新闻中心
News
分类>>跑者盛会的巴黎让我们再次重拾快乐畅跑的乐趣。(文末福利)
跑者盛会的巴黎让我们再次重拾快乐畅跑的乐趣。(文末福利)巴黎时间4月7日下午5点,我以近五个半小时的时间完成了时隔六年之后的又一个全程马拉松之旅,由此也为整个ASICS巴黎马拉松活动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回顾这四天的巴黎马拉松之旅,给我感触最深的莫过于在5号早上的Shake Out Run活动中ng28南宫娱乐官网,从巴黎马拉松官方领跑者口中说出的「ARE YOU ENJOY TO RUN?」的这句话。
由此也让我想到了此次ASICS 2024巴黎马拉松的主题:FESTIVAL OF RUNNING。在这里,没有人询问你的PB,没有人在乎你穿的什么鞋子,没有人在跑步这项运动上不停地「内卷你」,大家只在乎你是否真正在享受跑步这项运动,是否在这场跑者盛会中真正感受到了跑步的乐趣。
从第一天的马拉松EXPO,再到第二天的ASICS创新展会、晚上的精英5K、10K比赛,首先大家不妨跟着我这两天的Vlog来简单感受下来自我以及ASICS中国签约运动员赵浩对于这场跑步盛会的直观感受。
就像ASICS执行副总裁Gary Raucher在创新展会上说到的这句话,此次ASICS在巴黎马拉松期间为我们带来了集品牌尖端科技打造的竞速碳板跑鞋续作——Metaspeed Paris系列;可持续理念在产品上的延续——Nimbus Mirai;以及为巴黎体育盛会喝彩,囊括Kayano 31、Superblast 2和Metaspeed Paris等专属配色的Paris Collection。(后两个系列在我们内容发布之时还处于保密阶段,我们将在之后的内容中为大家详细解析)
作为ASICS目前的碳板竞速跑鞋,自Metaspeed系列开创之日起,便颠覆了我们以往对于品牌那些日产「薄底快靴」的固有印象。我们也在活动现场与负责Metaspeed项目的Shuhei Takemura进行了一番交谈,看看除了我们都知道的鞋款的科技配置外,关于这个跑鞋系列与品牌精神的更深层次连接,下面就让Shuhei Takemura来亲自解答。
Metaspeed系列推出之前,「虎走」和「翔走」等薄底跑鞋可以说是品牌的竞速旗舰,那么相对于传统的薄底跑鞋,Metaspeed系列更适合哪种类型的跑者?
「虎走」和「翔走」都是非常出色的竞速跑鞋,但是他们都是我们口中的「薄底」跑鞋。大家可以看到,如今我们的竞速跑鞋有着很厚的中底材质,意味着它会带来更强的缓冲效果。
作为一名运动员,当他们需要更多缓冲时,但是我们当时没有这样的中底科技,很轻且很有弹性,所以我们才创造了「虎走」和「翔走」。但是现在我们有了Flytefoam,所以我们就能在这个新的中底材质基础上去打造新的竞速跑鞋,去达到缓冲效果,从而为运动员提供更好的帮助。
纵观整个品牌历史,在您看来Metaspeed系列身上有哪些特质是它独有的,哪些特质是传承下来的?
你知道,我们的创始人自从开始创造篮球鞋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倾听运动员的声音,我们就是按照他的理念去延续的。所以当我们开始这个项目时,我们经常能听到不同运动员对于竞速鞋款的不同需求,所以我们决定在Metaspeed的基础上开发两种类型的竞速跑鞋:Sky & Edge。这对我们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资产,他们的出现扩展了我们的竞速跑鞋范围。
所以有的时候,如果我们可以将运动员的反馈进行整合,从而更好的为运动员去服务。就像Metaspeed一样,大家能够找到每一个最适合他们的版本去穿着。而同时开发两种不同的跑鞋模型,这是Metaspeed系列最大的不同。
Metaspeed Paris Sky的初始样品,可以看到从中底材质的适配度、稳定性以及轻量化等几个方向进行的测试。
Metaspeed Paris Edge的初始样品,可以看到从碳板位置、发泡材质的位置等几个方向进行的测试。
以您的观察,亚洲、欧洲、北美等市场,不同地区对于Metaspeed系列鞋款的反馈是否存在一些差异?哪个地区的跑者更青睐这款鞋?
我认为每个地区对于这款鞋的选择不存在什么差异,但不同之处在于每个跑步风格的差异。例如,我们在肯尼亚的CHOJO训练营,以及东非,有些运动员喜欢穿Sky,有些喜欢穿Edge。所以它取决于每个运动员的跑步习惯,而不取决于地区。
作为Metaspeed跑鞋产品的主要负责人,以您的观察和判断,未来竞速跑鞋会朝着哪个方向发展?
哪个方向发展,怎么说呢?我很难说出细节,因为我们已经开始研发下一个未来的模型。但我们会继续倾听我们这些专业运动员的需求。比如我们会经常在训练营的周围询问一些穿着我们跑鞋的运动员,他们是想要更轻质、缓冲性更好、还是更可靠的跑鞋?我们将他们的反馈都收集在一起,并以此为基础打造未来的产品。
看过了Shuhei Takemura对于Metaspeed Paris系列的详细解读之后。作为一名近些年持续关注ASICS品牌的编辑来说,虽然我们都能从字面意思上去了解「move your mind」与ASICS拉丁文缩写之间的关系,但当我们在现场与Dr. Brendon Stubbs博士进行一番深入对谈之后,才真正了解,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如何去解读「Sound mind Sound body」?
ASICS的创始理念是健全的思想驭于健全的体魄。所以他们的哲学与我的研究完全一致。ASICS是一个讲究非常科学的品牌。因此,将科学和研究与他们正在做的事情结合起来是一种完美的统一。
总体而言,我们倾向于看到人们从事更高水平的体育活动,拥有更好的精神状态,更好的幸福感。但我们在15岁到17岁之间看到了这个关键的窗口期。年轻人在16、17、18、19、20岁时继续从事锻炼,那么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也会看到更好的精神状态。但在这个短暂的早期阶段,有创纪录数量的年轻人放弃了锻炼。因此,我们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来支持年轻人继续参与锻炼和运动。
我认为它非常重要,因为它具有科学意义。你可以通过参加体育活动和锻炼来调动你的思想。通过不停的移动,你可以改变你头脑中正在发生的事情,这是一个基于科学的非常强大的信息。
如今很多跑者在从事跑步这项运动时,总会遇到一些例如伤病、成绩瓶颈期以至于想要放弃跑步运动。在您看来,如何通过心态的调整去解决这样的问题,让我们能够持续地跑下去?
是啊。所以我们知道受伤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人们的心理健康会受到影响。因此,重要的是,我们支持人们通过使用像ASICS这样的优秀产品来减少受伤的风险,从而避免受伤。
ASICS SOMI项目,以世界各地人群为研究对象,帮助人们更好地从身心健康的角度提升运动体验
如上便是我们《SIZE·尺码》在巴黎东京宫的ASICS创新展会上为大家带来的,对于Metaspeed Paris系列和SOMI项目的深入解读。那么文章的最后,便让我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对于此次ASICS巴黎「FESTIVAL OF RUNNING」活动感受。
疫情之后,我们鼓励大家「走出国门」的举动相信如果大家有关注我们去年一整年的内容,都会对这个举措所带给我们的直观感受有着深层次的了解。就像我在文章开篇中所提到的,虽然跑步文化这几年在国内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在各个运动品牌的「裹挟下」,「ARE YOU ENJOY TO RUN?」在国内似乎逐渐成为了一个「伪命题」。
如果诸位有关注我在前些时间发布的那条「与两位多年的跑者聊天,竟然治好了我最近刚患上的跑步内容焦虑。」推送,就不难发现,国内的跑步文化似乎正在走向「另一个极端」。
虽然最开始在制定此次巴黎之行时,我们想要在这篇文章中以相对轻松的状态去呈现巴黎马拉松的内容,但作为Sneaker行业媒体,当我们在海外充分感受到这里浓厚的跑步氛围时(注意,这里指的跑步氛围不是大家相互卷成绩,卷装备,而是建立在参与跑步运动本身,以及整个城市和市场对于跑步这项运动的支持),让我们不得不开始反思国内跑步文化的未来究竟该如何去引导与推动。
巴黎时间昨天马拉松完赛时我发了一条朋友圈,说的是「只要你想,马拉松就一定能完赛的事实」。作为从今年3月才开始恢复跑步的「玩儿票儿跑者」,在我有限的6次恢复训练中,并没有经历那些特别痛苦的时刻,也没有特别去想要达到某一个目标而进行训练,仅仅是为了想要完赛而进行的一些身体适应调整。
我想通过这样的经历告诉大家:跑步,并不是一件很痛苦的事(虽然每一位到达终点的参赛者都是一瘸一拐的,但大家脸上都洋溢着完赛者的笑容),每一个人都可以从这项运动中找到它的乐趣。也许有些人是想要突破自我,但我相信此次参与到巴黎马拉松期间活动的大部分跑者,都是抱着「ENJOY」的心态去体验的,包括每一位在街道两侧为跑者助威的路人,作为参赛者的我都能感受的到。
不过在这有限的六次恢复跑过程中,我在Metaspeed Sky+和Metaspeed Paris Edge之后,成功找到了适合我的马拉松战靴——ASICS Superblast。因为我的踝关节和腿部力量目前还不足以匹配这样的竞速跑鞋,但并不能阻止我想要去尝试他们的动力。毕竟这也我享受跑步运动乐趣的一个方式。
最后,让我用一段巴黎马拉松完赛的Vlog作为整篇推送的结尾,没能到场的朋友们,相信通过这段视频也能浅浅地感受下FESTIVAL OF RUNNING的魅力吧。如果有机会来巴黎的话,不妨前去体验下这里的跑步氛围,ENJOY TO RUN!